打印

[战争] 地道战

0

地道战



中文名称:地道战
英文名称:Tunnel Warfare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数码修复/2CD/AC3/国语配音
发行时间:1966年
电影导演:任旭东
电影演员:朱龙广
     王炳彧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英语
简介:
剧情简介:
  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It’s a story about the tunnel warfare conducted by the people in the Jizhong Enemy’Rear Are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影评&幕后:

任旭东谈《地道战》
  电影《地道战》自1966年拍摄完成后,其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地道战》及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传唱不衰。时隔35年,该片导演、编剧和主题歌词作者任旭东同记者谈起电影拍摄时的秘闻。
  任旭东的左手缺了食指,身上还有一块弹片,这都是战争留给他的纪念。作为老兵他亲历过淮海战役等,九死一生,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时,他已官居营长要职。任旭东导演过《奇袭武陵桥》、《越海捕俘》、《打坦克》等军事教育片,《地道战》是总参动员部1965年下令拍摄的民兵传统军事教育片,由八一厂和工程兵司令部联合拍摄。
  1965年,任旭东率八一厂摄制组成员,先后赴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采访几十个村庄,以正定县高平村老民兵讲述的依托地道屏障抗击日寇、粉碎敌人5次围剿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地道战》。高家庄这一村名就源于高平村,民兵队长高传宝也是以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的英雄形象为原型创作的。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在1945年5月4日的最后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他们创造了利用地道以少胜多的战争史上的先例。据任旭东介绍,影片删掉了拍好的两场戏,一是日本鬼子的大屠杀,画面太残酷了;另一场是真假武工队,真武工队化装成日本鬼子识破了假武工队,这是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悬念,但被否定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地道战》外景在河北冉庄、北京郊区焦庄户等多处拍摄,如今冉庄、焦庄户都建立了地道战纪念馆,冉庄还修了和电影中一样的小桥和石磨碾子,当年拍电影的老槐树死了,他们就砌了个杆子,挂上了大钟。任旭东还讲了一件趣闻:几年前回访时发现,来外景地参观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看电影《地道战》;二是看展览和地道战遗址;三是听当年老民兵讲述战斗经历。可见,随着岁月的流逝,《地道战》愈发显出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

特别介绍:

抗战瞬间:地道战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许多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但由于兵力不足,无法占领整个农村,使农村成了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和后方。面对日军不断向我内地深入侵犯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分成许多支队,奋勇向敌人后方挺进,与广大民兵一起点燃游击战的烽火,在广阔的地域上开辟了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尽管当时我军武器装备最差、生活条件最苦,斗争环境最恶劣,但是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团结一心,采取游击战术为主的灵活主动战法,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随时寻机、因敌而异,运用了“地道战”“伏击战”“袭击战”“破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20余种游击战术。松花江畔、长城内外、中原大地……游击战的烽火遍地燃烧,打得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防不胜防







[ 本帖最后由 bbs12345 于 2016-8-30 17:2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7762209099 金币 +20 发帖辛苦啦! 2006-10-6 19:54

TOP

0
我喜欢这部片子!!!!很经典!!

TOP

0
我最喜欢的一部中国早期的影片了,
谢谢楼主分享!

TOP

0
找到了地雷战,现在终于又找到地道战,终于找全了。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4 02:23